化学(师范)专业  

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

1 、培养目标:

具有现代教育思想、教学能力和宽广知识面的,适应中学教学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化学教师。

2 、人才规格:

( 1 )懂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及邓小平理论;热爱教育,为人师表;

( 2 )懂得科学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较好的教师专业化基础;

( 3  )具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现代化学前沿和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技能;有化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经历,有查阅文献资料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 4 )能适应上海市普通中学化学学科和一些相关非化学类学科的教学工作;

( 5 )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

二、学制

标准学制四年,可在 3 — 6 年内完成。

三、学分要求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 2900 ,总学分数为 160 ,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 42 分。

四、本专业课程结构特点说明

    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积极推进高校“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计划”,建立化学师范专业的课程结构。目前,中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重要的实践课题。中学教师的任务和要求都有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不断修订课程结构,更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剧烈,优胜劣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新形式下建立的。在建立的过程中,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发展和上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为导向。根据我校本科层次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定位和应用性人才的特点,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  2005 年 1  号文件)指示精神,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注意认真贯彻师范院校必须为基础教育服务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精神,强调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人为本,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用心调整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积极改革,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改革内容和措施

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

( 1  )为适应中学教学工作的需要,在培养措施上加强了相关学科和相关课程,开设大学生科技活动,导师制制度,加强计算机教学,适当增加普通物理学的时数,二、三年级开设学院限定选修课。使化学系学生毕业后,不但能胜任化学教学,同时,基本上还能从事生物教学和综合理科(包括化学、生物、物理、环境)教学。加强仪器分析及实验,中学化学实验研究等课程。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加强与中学的联系,分阶段进行见习、实习和研习,做中学教学研究的毕业论文,增加对中学的了解,参与中学教学改革,培养热爱中学教育的思想和提高从事中学教学工作的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研究型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2 )调整课程课时比例,增加选修课程,拓宽知识面,增加适应性,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 3 )在拓宽知识面的同时,开展化学专门化课程,加深和提高化学专业知识水平,以便学生进一步深造。

( 4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选修校副修系列课和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学习指南》 (2003 年版 )  中“上海师范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与“上海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的规定”。普通话等级二级乙等以上。

六、课程结构及计划表(表一 ~ 表六)

课程简介(点击打开或下载)

计划表  (点击打开或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