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振锋简介
卞振锋,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博导,获国家级、上海市多项人才称号。在光催化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50余篇,包括《Nat. Sustain.》《Nat. Chem. Eng.》《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等,论文他引超9000次,个人H因子47,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1项。曾荣获2015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二)、2018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三)、2013-2014年度太阳能光化学与光催化研究领域优秀青年奖和第四届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专利三等奖(排名第一)。现任上海市稀土学会理事长、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化学专委会副主任、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及上海市颗粒学会理事等。
问:卞老师,从硕士研究生开始直到留校做老师,您一直都在上海师范大学度过,在这二十多年的人生岁月里,师大对您来讲,有哪些特别之处?
卞振锋:在师大的校园人文环境里,一直有着浓厚的师道文化氛围,“师道永恒”“为人师表”“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等文字不时映入眼帘,如影随形,让人不由自主地向往成为一名教师。而谈及师大传承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那必然是立德立学、为人师表的师道精神。
在学习期间,我遇到了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我从自己导师身上学到了对科研的执着,学会了如何尊重、关爱和引导学生。正因受到了他们的尊重和关爱,我也学会了将尊重和关爱给予我自己的学生,这就是我亲历的师道传承。师大人有着“师道永恒”的共同信仰,我想,“永恒”就是在这种不间断的代际传递中实现的。多年来,我一直在不断向那些耕耘在教学一线的优秀前辈们学习,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提升品德素养,让学生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人。科学研究不仅是创新,更是育人,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育人能力,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热爱师大、扎根师大,还出于我对于教育事业的爱和敬畏。我是一名学者和科技工作者,更是一名一线教师,是身为师者的责任担当给予了我最大的前进动力。同时,我很喜欢师大的温馨的氛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有如家人般亲切、和睦,令人感到踏实和舒心。师大给了我一个充分发挥自己能力和潜力的机会,也让我能够全身心地为学生的成长尽心尽力。
问:您一直致力于光催化基础理论研究,目前的科研方向主要是“光催化溶解回收贵金属”和“光催化降解净化污染物”两大版块,前者是课题组多年来一直重点攻关的课题。有同学用“炼金术”来比喻这个研究项目,您觉得恰当吗?
卞振锋:我一直关注光催化原理的研究和光催化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出于两个原因。首先,这项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光催化技术,我们可以创新性地利用光能来促进化学反应,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净化,为构建绿色低碳社会提供技术支撑。其次,我认为学术研究应当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光催化溶解回收贵金属和光催化降解净化污染物等课题,正是基于对社会发展需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而展开的,为解决当下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和解决方案。
同学们用“炼金术”形容这项研究虽然有趣,但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我们的研究涉及光催化溶解回收贵金属,与传统炼金术中追求黄金提取的“量”不同,我们更注重“质”。通过光催化技术,我们实现了二次资源中贵金属的绿色回收,促进了资源再利用,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因此,我们不仅追求“金山银山”的价值目的,同时关注“绿水青山”的环境生态效益,生态与收益可以实现良性互动。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我们的研究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搭建“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桥梁提供了一种思路和方案。
目前我们在这一课题上已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例如,我们成功开发了一种比较高效的光催化溶解回收贵金属方法,实现了贵金属资源的绿色循环利用,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同时,我们的光催化自清洁和空气净化技术的产业化应用都取得了成功,在应用了我们这项技术的地方,当地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来自群众的好评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研究光催化技术,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的应用方法。通过密切关注社会需求,不断优化技术方案,推动光催化技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以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效益。
问:卞老师,您指导学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得国赛金奖的好成绩,在备赛过程中,您对学生们提供了怎样的帮助和指导?您是如何看待学习、研究和竞赛之间的关系的?
卞振锋:对于大学生课外学术类、科技类的竞赛,特别是“挑战杯”这种级别的竞赛,我特别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因为这是检验学生日常学习研究成果,全方位考察和锻炼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路径。通过竞赛,对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都有极大的提升;无论未来选择就业还是继续进修,都有极大的助力。同时,学生参加竞赛不仅是一次展示自己、提升自己的机会,更是体验团队合作和集体力量的机会,也是检验教师教书育人成果的机会。因此,对于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花费时间和精力参加比赛,我一向赞同和支持,并承诺做他们的坚强后盾。
要在“挑战杯”国赛中拔得头筹极具难度,我们之前最好的成绩是铜奖。面对全国赛道的佼佼者同台竞技和比拼,要怎么打动评审专家,在优秀的群体中脱颖而出?怎样才能打通学习和实践,真正在竞赛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研究和应用的统一?这些都是我和学生共同面对的课题。
我觉得首要的是,一定要选个好题目。选题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而我认为,好的选题必须兼具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和应用性,这样才有研究价值,才有实践意义。经过和学生多次讨论和论证,我们确定了《点金之光——全球首创光催化贵金属提炼技术的开拓者》作为项目题目。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我也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进展,并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同时关注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在项目的不同阶段,根据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调整建议,还邀请了许多专家进行指导,确保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备赛过程中,国赛时间正好是参赛学生临近毕业的时期,他们一边搞竞赛项目,一边还要提交毕业论文,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心情也难免急躁、焦虑。这个时候,我耐心地和学生分享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是如何做好时间管理的,还有自己在科研中遇到困难怎样去克服,努力让他们走出焦虑、保持乐观。最后,虽然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基本上还是做到了每天都保持着课题的推进进度,项目PPT完成了几十遍的修改,得到了一个与最初版本完全不同的、比较完善的参赛版本。
最终的国赛金奖不仅仅意味着一项荣誉,最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获奖后明显增强了自信心,大大增加了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也推动了学生们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团队成员从此合作无间。在此过程中,我对于如何与学生共情、如何想办法去给他们提供乐观的情绪和动力,也有了更多心得。当学生明白老师会永远和他们站在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做他们背后坚强的支持和后盾,他们面对困难时才会更有信心和勇气克服畏难情绪,向着成功行进。
问:卞老师,挑战杯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成绩,您认为主要是指导学生做好了哪些重要的事情?在培养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您最为关注他们哪些品质和习惯的养成?
卞振锋:我指导学生参赛的过程,主要是从“基、本、根、魂”四个方面发力。团队合作是成功之基。在挑战杯这样的竞赛中,一个团队通常会有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我们需要发现每个人特有的技能,充分发挥个体优势,合力完成竞赛项目。设计项目的创新点是成功之本。帮助学生找到研究热点,启发他们通过调研、思考、创新,将理论学以致用,赋予项目实际应用价值。学术研究能力是成功之根。要给予学生相关学术知识的培训,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论文撰写和实验设计的能力。同时,还要鼓励他们与其他团队进行学术探讨与合作,开拓视野,提高学术水平。培养耐心毅力是成功之魂。在挑战杯这样的竞赛中会面临一些想到的、想不到的困难,还是需要学生持之以恒地克服,老师不要忽视这个过程。
我始终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品质和习惯,即责任心、毅力、合作精神、批判性思维、乐观向上等。这些品质和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无论未来做什么,无论为人、为学还是为事,这些品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也需要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慢慢去体会。
问:卞老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您成功申请到多项国家和上海市课题,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请问,是什么激励着您一直坚守着这片科学的土壤,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新问题的?
卞振锋:想要在科研上取得一些成果,除了持之以恒地探索和深耕,坐得住“冷板凳”,我觉得首先是永葆对科研工作的热爱,专注于解决现实问题、推动学科发展,要在挑战自己的能力中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其次是保持终身学习,科研领域的知识迭代快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跟上学科前沿的最新发展,可以通过阅读文献、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稳定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再次是开展团队合作,在与同事和同学的团队合作中,可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攻克难关,取得更好的科研成果;同时要拥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当遇到各种科研工作上的挑战和困难,我们要坚信“有志者,事竟成”,努力克服万难;最后我想强调的是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当明晰自己肩负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责任,科研上要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育人上要以对接社会需求和人民期待为目标。
在科研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瓶颈,也会遇到生活和工作无法平衡的难题,很幸运的是,这么多年,学校、学院、同事、学生特别是家人一直支持着我。正是在不断地尝试中,我的研究方向慢慢聚焦到了贵金属回收过程的水污染控制这个领域。当下国家对循环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关注也让我们课题组不断思考如何从最新的技术角度去做一些探索。教学和科研之路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坚持与赤诚。